48、对话_恍然如梦(上部)
笔趣阁 > 恍然如梦(上部) > 48、对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48、对话

  作者有话要说:抱歉抱歉,最近一直没更新,不过,今天(2月1日)晚上,一定更新!!!

  有些事情,在后来回想起来,不能不感慨,好象真?的是冥冥中自有注定一般,偶然的巧合,往往会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。

  那天?胤祥帮我重新抄好了那份贡品目录,不过康熙想起来要看的时候,已经是四月份,返回京城的路上了。

  这次御驾没有直接返回京城,而是取道江宁,谒明孝陵。

 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?皇帝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墓,清朝却是取明朝而代之的,所以当我听说康熙要去祭拜时,心里非常的疑惑。

  正式谒明孝陵的日子,随扈的皇子、大小官员一律随行,康熙三?跪九叩,规模和仪式应该一点也不比谒清孝陵差,我混在人群中,一路走?着,却被一块石碑吸引住了,上面只有四个字,跟在康熙身边这几年,对康熙的字再熟悉不过,“治隆唐宋”这四个大字,分明是康熙的御笔,我想,大概是说朱元璋的治国?方略超过了唐太宗和宋□□。

  朱元璋的治国?方略是不是超过了唐太宗和宋□□,我实在是不知道,不过他大杀功臣的做法,却比宋□□有过之而无?不及,而且明朝在历史上,也绝对不是什?么强盛的时代,自然,站在这四个大字之前,我未免有些好笑?,不明白康熙究竟尊重和推崇朱元璋的哪一点,以一个皇帝而言,只怕康熙做的更好一些不是吗?

  这个疑惑,几乎是直到离开明孝陵时,才得以解开。从明孝陵出来时,外面已经聚集了许多的百姓和士子,没有官员的统一指挥,却跪在地上山呼万岁,我几乎忍不住要拍有拍自己?的脑袋了,竟忘记了江南一直是反清复明各种活动?的根据地,谒明孝陵只是一件小事,不过通过他传达出的意思却是深远的,难怪后人要说康熙有雄才大略了,他这招笼络民心的政治秀,远比八旗的铁蹄来得更有效也更轻易。看来,所谓的帝王之道,真?的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。

  离开江宁后,依旧是走?水路,虽然康熙沿途要视察河工,不过比起在岸上的日子,水上的日子显然更清闲些。

  于是这日,康熙看了会子书之后抬头,对站在一旁的我说:“婉然,拿你先前记的贡品目录来朕看。”

  我应了一声,连忙回舱里取。却在返回的路上,迟疑了起来,当初求十三?阿哥写的时候,是因为身边实在没有能替代的人,当时也是存在侥幸的心理,想着康熙未必就会看这个,所以没有仔细推敲,不过现在想想,却总觉得有些不妥,至于究竟是那里不妥呢?一时却也说不清。

  就是这略微迟疑的功夫,李德全已自前面过来,看到我便?说:“婉然,快点,皇上等?着呢。”

  有些忐忑的呈上了贡品目录,看着康熙接过来翻开,觉得心跳都?似乎不那么正常了,小心的瞧着脸色,倒也和平常一般,却也不敢就掉以轻心了,直到康熙看到最后一页,又轻轻合上,我才在心里长出了口气。

  不过康熙却没有急着放下那份目录,反而是一手拿着,一边吩咐李德全,“那两只成窑把碗收在哪里了,取来,晚膳上用。”

  李德全急忙退出去吩咐人找,这当口,只有我一个人在御前,虽然当差的日子久了,早已不似最初的紧张,不过今天?不知为什?么,总是觉得不那么得劲。

  不过,康熙却没说什?么,待到李德全回来时,轻轻的将目录的小册子往书桌上一放,随手又拿了一本书,慢慢的细翻起来。

  四周的空气重又恢复为宁静,只有伺候茶水的宫女不时的上前换上热茶,却安静轻巧的连一丝声音也没有。

  不知过了多久,康熙不紧不慢的喝了口茶之后,才忽然说:“婉然,你进宫几年了?”

  “回皇上,四年了。”我一激灵,赶紧回话。

  “想家吗?”康熙放下书,似乎很有兴致的看着我,又问了一个问题。

  依稀记得,刚刚进宫的时候,良妃也问过我一个同样的问题,当时,我的回答是“不想”,因为家对这里的我来说,不过是一个汉字而已,没有任何感情基础,家也只是一个字,不是吗?

  不过今天?,我却说:“想,奴婢想家,不过奴婢进宫之前,家里人告诉奴婢‘要尽心尽力的服侍好皇上,不要想家’,每次奴婢想家时,一想起这句话,便?不那么想家了。”

  “是吗?”康熙一笑?,“这话是谁对你说的呀?”

  “是奴婢的阿玛。”说到阿玛两个字时,我格外的小心,害怕诸如老爸,爸爸之类的词冲口而出,给已经够麻烦的自己?再找一次麻烦了。

  “阿哈占?你阿玛,朕记得是阿哈占吧?”康熙问,不过到了后面,语气已经是肯定了。

  和康熙短暂的对话,因为京城刚刚送到一份密奏而告一段落,奏折上写的什?么自然是不得而知,不过那天?,康熙的脸色忽然变得很难看却是真?的。京城的密奏,似乎什?么事情一旦跟京城联系到一起,就会马上让人想到皇权,偷眼打量康熙坐的宽大的龙椅,虽然眼下是出门在外一切从简,虽然此时我们身处的,不过是一艘并不宽阔的御舟,不过这椅子,依旧奢华得惊人,也难怪了,这样人间至极的权势和富贵,又有谁人可以不为所动?呢?

  得到和付出总是成比例的,原来皇帝也不例外。

  站着和坐着比较,最大的好处就是看到的要稍稍多一点,就在这一天?,我看到了康熙发辫里,隐隐的银丝。

  当自己?的儿子也不值得相信的时候,这个世界上,真?不知道还可以相信谁。即便?是坐拥天?下,终究也不见得就有乐趣。

  书案上的密奏,到了傍晚就消失无?踪了,康熙的脸色也恢复如初,不过太子和十三?阿哥来请安的时候,我注意到,皇帝脸上,一闪而过的惆怅。

  几天?之后,御舟照旧在两岸数不清的纤夫们辛勤的汗水下,缓慢的前行,康熙四十四年闰四月,虽然在一点一点远离南方,不过气温依旧很高,午后,我站在康熙身边不远处,努力的对抗周公的召唤,不过效果不大。每天?明明是皇帝午睡的时间呀,怎么今天?例外了,咬了咬嘴唇,我尝试着将目光移向外面,其实为了安全起见,这里没有敞开的窗子,进出的地方也有纱帐,不过影影绰绰的可以看到两岸的片片新绿罢了,大约是我太困了,视线未免有些直直呆呆的,所以当康熙的声音忽然响起时,我惊讶的几乎跳起来。

  其实康熙的问题总是既容易回答,又不容易回答的,他问的是此时站在他身边的李谙达、海蓝和我:“你们几个说,这究竟是宫里好呢,还是民间好?”

  我和海蓝都?低着头,这个问题,自然该李谙达先回答了,谁让他跟康熙的时间长,又是大总管。

  “皇上这些年来励精图治,如今天?下大治,奴才看,自然哪里都?是极好的。”李德全

  照旧低着头,说话的声音也一如既往,虽然他说康熙励精图治,以至于天?下大治之类的话是事实,不过要说民间和宫里一样好,就有点……不过这才是一个精明人的回答,于是,我和海蓝连忙附和。

  悄悄留意康熙的反映,脸上却也没有什?么表情,只是停了停转向我,问道:“假如现在有一个机会,你们可以选择留在宫里或是去民间生活,你们会怎么选?”

  我知道这个问题问李德全,他铁定会说自然是留在宫里服侍皇上了,不过此时康熙正看着我,很明显,是要我先做答了。

  “奴婢愿意回到民间。”我说。

  “是吗?你刚刚不是还说宫里和民间一样,既然一样,又为什?么要出去?”康熙的声音里听不出感情,尽管我跟在他身边的时日已经不短了,我依旧不能判断此时帝王的喜怒,不过我知道,尽管只是这么一句看似玩笑?的话,也足以让我粉身碎骨。

  “宫里和民间都?好,奴婢在宫里,服侍皇上是尽忠,回到民间,孝顺父母是尽孝,忠孝不能两全的时候,奴婢自然是要尽忠的。不过皇上以孝治天?下,奴婢虽然愚钝,也知道父母生养的艰辛,若然有机会能回报一、二,自然要做了。”皇帝的问话是不能容许我长时间思考的,不过这番话出口,也有些后悔,仓促的结果,就是太不周全。

  “是吗?好一个忠和孝,这宫中要是人人如此想,还真?……朕倒真?成了孤家寡人了。”康熙随手把手里的书放下,看我的目光却犀利了起来,“你们都?是朕身边的人,应该知道,朕不想听什?么,想听什?么?你说,朕现在想听什?么?”

  “真?话。”我心里苦笑?,跪下的同时,嘴上依旧回答得很爽快。

  “那什?么是你的真?话呢?”康熙问。

  “回皇上,奴婢的真?话是,宫里的富贵荣华自然是人人都?眷恋的,不过这些都?是生不带来,走?不带去的,如果奴婢可以自己?选择,平平淡淡,哪怕是粗茶淡饭,只要活得惬意舒服,实在也是最好的。”跪在地上,说了这些,既然想听真?话,说就是了,有什?么好怕的。

  ……

  船舱里一时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压抑的感觉,就在我以为自己?的话大概触怒了这位最近心情不爽的皇帝的时候,康熙却说:“起来吧。”

  那天?之后,李德全曾经说:“婉然,你的胆子也太大了。”他没有说完整,其实我明白他的意思:这话也就是皇上听了,若是换了别?人,这一刻,你还要命不要。

  于是我回他嘻嘻的傻笑?,看着他有些思索和打量的目光,开始继续装傻,其实自己?本来也不聪明,不算是装,最多是个本色演出。

  那天?康熙并没有责怪的意思,反而在傍晚,将那对成窑把碗赏了给我。

  看着这对据说价值连城的宝贝,我倒有些犯愁了,就我这毛手毛脚的个性,这样的东西到了我手,恐怕几天?就交代了,不过赏赐是不退不换的,只能收着了,也许回头可以送人也说不定。

  就这么在船上漫漫的摇着,到了京城,已经是四月中旬的事情了,四月的京城,到处充满着昂扬的绿色,生机勃勃,一场清宫的豪华婚礼,也将在这样的日子里,正式上演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l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l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